
11月26日,理想汽车正式发布截至2025年9月30日止季度的未经审计财务业绩。
2025年第三季度,理想汽车汽车总交付量为93,211辆,同比减少39.0%。从近期交付情况来看,公司10月交付31,767辆汽车,保持稳定交付节奏。
渠道建设方面,截至2025年10月31日,理想汽车已在全国157个城市布局551家零售中心,在225个城市运营554家售后维修中心及授权钣喷中心,超充网络建设持续完善,已投入使用3,508座理想超充站,配备19,417个充电桩,为用户提供便捷补能体验。
第三季度各项业绩指标如下:
收入总额:274亿元人民币(38亿美元),同比减少36.2%,环比减少9.5%;
车辆销售收入:259亿元人民币(36亿美元),同比减少37.4%,环比减少10.4%,收入变动主要受交付量影响,部分被产品组合优化带来的平均售价上涨抵消;
其他销售和服务收入:15亿元人民币(2.104亿美元),同比减少3.4%,环比增加10.1%,整体保持稳定;
毛利:45亿元人民币(6.278亿美元),同比减少51.6%,环比减少26.3%;
毛利率:16.3%,同比下降5.2个百分点,环比下降3.8个百分点;剔除理想MEGA召回预估成本影响后,毛利率为20.4%;
车辆毛利率:15.5%,同比下降5.4个百分点,环比下降3.9个百分点;剔除理想MEGA召回预估成本影响后,车辆毛利率为19.8%;根据披露数据估算,MEGA召回影响下,汽车毛利约40.09亿元,剔除理想MEGA召回影响后,汽车毛利约51.22亿元,由此测算,MEGA召回成本约11.13亿元。

净亏损:6.244亿元人民币(8770万美元),去年同期净利润为28亿元人民币,上一季度净利润为11亿元人民币;
非美国公认会计准则净亏损:3.597亿元人民币(5050万美元),去年同期非美国公认会计准则净利润为39亿元人民币,上一季度为15亿元人民币;
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每股美国存托股份稀释净亏损:0.62元人民币(0.09美元),去年同期及上一季度稀释净收益分别为2.66元人民币及1.03元人民币;
营业费用:56亿元人民币(7.931亿美元),同比减少2.5%,环比增加7.8%;
研发费用:30亿元人民币(4.178亿美元),同比增加15.0%,环比增加5.8%,主要用于新车型项目、产品组合扩展及技术研发;
销售、一般及管理费用:28亿元人民币(3.890亿美元),同比减少17.6%,环比增加1.9%,整体保持相对稳定;
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74亿元人民币(10亿美元),去年同期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10亿元人民币;
自由现金流:-89亿元人民币(-13亿美元),去年同期为91亿元人民币;
现金状况:截至2025年9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制现金、定期存款及投资等合计989亿元人民币(139亿美元),资金储备充足。
9月,理想汽车发布新形态五座纯电SUV理想i6,该车采用鲨鱼形态低风阻设计,基于原生高压纯电架构打造,搭载5C电池,CLTC续航里程达720公里,标配自研VLA司机大模型和“理想同学”智能体,售价24.98万元起,已于9月27日正式交付。此外,在11月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的中国汽车健康指数(C-AHI)测评中,理想i8荣获年度总分第一,三大评价维度均获最高评级。
10月,理想汽车位于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的首家海外授权零售中心正式开业,重点销售理想L9、L7、L6等增程电动产品,标志着公司全球化战略落地取得关键进展。
理想汽车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车辆交付量为10万至11万辆,同比减少37.0%至30.7%;收入总额为265亿元人民币(37亿美元)至292亿元人民币(41亿美元),同比减少40.1%至34.2%。该展望反映公司对当前业务状况及市场环境的初步判断,未来可能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关于理想MEGA召回,资料显示,2025年10月23日晚,上海发生了一起理想MEGA 2024款车辆起火事件,引发用户、媒体和社会的密切关注。10月31日,理想汽车发布MEGA召回计划。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信息显示,自2025年11月7日起,理想召回生产日期从2024年2月18日至2024年12月27日的理想MEGA 2024款汽车,共计11411辆。本次召回范围内的车辆,由于该批次冷却液防腐性能不足,特定条件下会导致冷却回路中动力电池和前电机控制器的冷却铝板腐蚀渗漏,导致车辆出现故障灯点亮、动力受限及无法上电的情形,极端情况下会造成动力电池热失控,存在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