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电网移动|移动中电网|高清图滚动区

TI发布新一代电源芯片:解决AI数据中心高功率密度与高效能难题

在AI算力需求爆发式增长的背景下,数据中心电源系统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全球半导体巨头德州仪器(TI)近日发布两款重磅新品——TPS1685集成式热插拔电子保险丝和LMG3650系列TOLL封装氮化镓(GaN)功率级产品LMG3650R035、LMG3650R025 和 LMG3650R070,直指现代数据中心在高功率密度、高效率与系统可靠性上的核心痛点。这一创新组合不仅为48V电源架构提供了标准化解决方案,更通过高度集成化设计重构了电源管理芯片的性能边界。

48V架构时代的关键:

可堆叠的智能保护方案 随着AI服务器从CPU主导转向GPU/加速器负载,单机柜功率从6kW向12kW甚至更高水平跃升,传统12V母线因铜损过高已难以为继。TI系统经理游声扬在发布会上指出:"48V母线已成为降低损耗的必然选择,但动态负载剧增对保护机制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

此次发布的TPS1685正是针对这一趋势。这款支持并联堆叠的48V集成式电子保险丝,其创新价值体现在:

空间缩减:相比分立热插拔控制器方案缩减50%尺寸,3.65mΩ超低内阻配合30mm² QFN封装,使5kW评估模块面积大大缩减;
 

动态保护智能:独创"过流消隐计时器"可识别GPU的瞬时峰值负载,避免误触发;集成黑匣子功能记录故障数据,助力系统诊断;

均流精度跃升:通过内置电流传感器与主动RDS调节机制,解决多路并联时的电流失衡难题,这在分立功放方案中需复杂PCB布局才能实现。

"传统方案需要数月调试的均流控制,现在通过芯片级集成即可实现,"游声扬强调。该器件已可支持>6kW系统,为未来AI服务器的功率升级预留空间。游声扬进一步解释,传统电子保险丝在并联运行时面临严峻挑战:由于漏源导通电阻(RDS(ON))、PCB布线电阻以及比较器阈值之间存在不匹配问题,容易导致电子保险丝之间的电流分配不均,进而引发系统过早跳闸或误跳闸的风险。而TI的创新解决方案:通过互连IMON引脚精准控制系统总电流,将其中一个电子保险丝设为主控制器,实时监测整体电流情况,有效规避因路径电阻不匹配带来的误差。这一方案为设计人员带来显著优势:无需复杂的手动计算与调整,即可轻松实现电子保险丝的扩展,大幅简化高功率系统的设计流程,同时提升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TOLL封装GaN:在标准化与高性能间找到平衡点

在高压侧功率转换领域,TI的LMG3650系列展现出对行业痛点的深刻洞察。实现高效率 (>98%) 和高功率密度(>100W/in3)。该系列包含25mΩ/35mΩ/70mΩ三种导通电阻型号,这些器件还集成了先进的保护功能,包括过电流保护、短路保护和过温保护。这对于服务器电源等交流/直流应用尤为重要,因为设计人员面临着在更小空间内提供更大功率的挑战。

封装战略:采用工业标准TOLL封装,对于客户来说利用TI TOLL封装的氮化镓可以做更多的选择。

动态可调:独有的压摆率调节功能允许客户根据EMI需求优化设计,避免因GaN超快开关速度导致的辐射干扰;

场景适配:25mΩ型号适用于1.8-2kW PFC整流器,70mΩ版本凭借更低COSS特性,成为LLC谐振拓扑中降低环流损耗的理想选择。

从芯片到系统:TI的能效生态布局

两款新品的协同效应不容忽视——TPS1685保障48V配电安全,LMG3650优化AC/DC前端转换效率,共同构成数据中心电源链路的完整解决方案。TI工业电源设计服务总经理Robert Taylor表示:"我们的目标不仅是提供器件,更要通过模拟与嵌入式处理的结合,将数据中心PUE(电能使用效率)推向新高度。"
 

猜你喜欢
中电网移动|移动中电网|频道导航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