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电网移动|移动中电网|高清图滚动区

大咖论道智能座舱与智能驾驶的技术创新与生态布局

在汽车消费者个性化、舒适化和智能化需求推动下以及人工智能、数字化等新技术与汽车结合的大背景下,汽车智能座舱与智能驾驶技术迎来了新的技术革新,但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技术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技术挑战。

9月13日下午,由电子创新网和Imagination联合主办的智能座舱与智能驾驶现状与挑战研讨会在深圳举办。在活动现场,Imagination、澎峰科技、杰发科技、瑞萨汽车、博世汽车半导体等多家汽车领域上下游生态伙伴围绕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生成式AI 生态建设等热门话题,进行了分享与交流。

专为智能座舱和ADAS打造的 Imagination DXS GPU IP

1.jpg
Imagination产品总监章政在分享中表示,GPU在车载芯片领域里具有明显的优势,尤其是其编程灵活性,强大的计算能力等。同时,针对快速发展的AI,GPU具有开放式接口,使软件开发和部署更为高效。

他着重介绍了Imagination最新推出的 DXS GPU IP。在图形处理方面,DXS 峰值性能比 Imagination 上一代汽车 GPU 提高了 50%,可扩展至 192GPixel/s、6 TFLOPS 和 24 TOPS ;在计算方面,计算工作负载的性能提升多达十倍 ;并引入创新的分布式功能安全机制,以最小的开销实现 ASIL-B 等级功能安全 。

DXS 作为一款可扩展、灵活的 GPU IP,专为处理驾驶座舱、信息娱乐和高级驾驶辅助系统中的图形和计算工作负载而打造。与硬件同时开发的还有一套新的计算库(imgBLAS、imgNN、imgFFT),它们可帮助软件开发人员实现高达 80% 的 GPU 利用率。

PerfXLM:加速OpenCL GPU的大模型推理,助力汽车智能化发展

2.jpg
澎峰科技CEO张先轶分享到,随着 OpenAI 定义了事实标准的服务接口后,大模型应用门槛急剧降低,这使得大模型相关应用快速涌现,国外大量行业应用正在改变人们原有的工作生活方式。同时,OpenAI提出了按照以Token量计费的MAAS模式进行商业运营。他也观察到,像苹果在推进端+云结合的应用模式,未来可能会应用到车载、AI PC等。

他介绍到,由澎峰科技研发的 PerfXLM 自研大模型推理引擎实现云端和边缘端一体,支持云端GPU/NPU,支持嵌入式GPU/NPU;

支持多种硬件,国际主流硬件,国产GPU/NPU硬件;深入性能优化,量化技术、多卡并行等等特点。现场他还展示了 PerfXLM 基于 Imagination GPU ChatBot 应用案例。

此外,PerfXcloud 是为开发者和企业打造的AI开发和部署平台,其专注于大模型的微调和推理需求,用户提供便捷的一键部署体验。

驾舱融合趋势下的汽车SoC芯片布局

3.jpg
杰发科技SoC产品线产品总监赵林祥分享了一些行业数据,其显示了从2022年1月到2024年6月,中国乘用车智能座舱域控制器装配量级装配率逐步上升。同时,高速和城区NOA装配率快速增长,行泊一体的形态持续演进。座舱域与智驾域日趋融合,跨域多模融合交互。

他重点介绍了即将推出的AC8025芯片,这是一款高性能高安全可靠性的智能座舱域控芯片。其集成了丰富的异构处理单元,将应用合理规划部署在特定执行单元,可加速整体执行效率。特别是GPU部分,AC8025芯片采用了Imagination的 GPU 产品,可支持硬件虚拟化,每个系统有独立的寄存器和中断,多系统调度无需CPU参与,GPU硬件直接管理和分配。

除了硬件外,杰发科技还配备完善的配套工具、丰富的算法集成,并优化硬件成本和软件算法成本,帮助客户降低成本。他还透露根据杰发科技2023年年底数据统计,全球超8000万辆车搭载AutoChips芯片,超3亿颗芯片累计出货量,超8000万套片SoC累计出货量。

第五代R-Car SoC加速未来汽车向HPC架构的演进

4.jpg
瑞萨汽车SOC产品中国区市场总监张朴表示,随着汽车电子电器架构呈集成化发展,会越来越多把功能系统集成到一个芯片上。同时 AI 发展也对算力、SoC 提出了新的要求。

他介绍到,瑞萨在智能座舱、仪表盘、ADAS等领域有丰富的积累,其中R-Car Gen3 在国内被广泛采用,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最新的R-Car Gen5 集成了 NPU、GPU、CPU,实现ADAS最高支持L3\L4,同时也支持多种座舱功能,功能安全的MUC保证了安全可靠。这也是业内车规第一颗3纳米芯片。

此外,他还强调了,由于AI快速发展,对算力的要求提高,芯片的灵活可拓展成为必要,Chiplet方案可灵活拓展 GPU、NPU 算力。

博世高性能MEMS传感器助力汽车安全和舒适性

5.jpg
博世汽车电子半导体和传感器技术经理葛旭辉表示,博世MEMS传感解决方案在汽车中的应用包含主动和被动安全、ADAS&自动驾驶、舒适性、传动控制、远程信息处理和信息娱乐、发动机管理和座椅舒适性等。

他主要介绍了用于信息应用的MEMS加速传感器,用于道路噪声消除和振动监测的MEMS加速传感器,以及用于高度自动驾驶(HAD)/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应用的MEMS惯性传感器。

其中,MEMS加速传感器在道路噪声消除和振动监测方面的应用。例如,下一代传感器SMA380将能够通过音频扬声器系统减少车内噪声,从而提高电动汽车(BEV)的驾驶舒适度。

对于高度自动驾驶(HAD)应用,他展示了其IMU在精确定位方面的能力。通过融合来自摄像头、超声波传感器、雷达、激光雷达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的数据,博世的IMU能够实现安全的精确停车。

圆桌讨论:AI如何推动智能座舱与智能驾驶发展

6.jpg
在由电子创新网CEO张国斌主持的研讨会圆桌讨论环节,嘉宾们围绕AI如何推动智能座舱与智能驾驶发展以及本土汽车电子产业链展开了激烈地讨论,张朴认为随着汽车芯片算力的提升借助AI技术可以让汽车实现更个性化更舒适的体验,章政认为智能座舱的本质就是提升更好的交互体验和个性化服务,不过比亚迪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云认为AI与座舱以及驾驶的融合首先要提升安全性。

“比亚迪认为,作为汽车,安全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舒适性个性化,我们要理解用户的真正需求是什么”,要考虑车内人员的真正诉求。”杨云指出,“通过软硬件技术以及算法,理论上是可以实现安全达到近乎100%的汽车。”

张先轶指出在人工智能应用生态上,英伟达的CUDA优势很大,其他语言开发的应用效率难以匹敌英伟达的GPU ,对此,章政认为这是因为开发应用的工程师对芯片底层架构不熟悉所致,他认为通过熟悉底层架构的芯片原厂人员优化,AI推理效率至少可以提升20%以上,他表示Imagination一直在联合上下游伙伴积极打造人工智能算力生态,张朴表示瑞萨汽车一直通过灵活的方式打造汽车AI生态。

与会嘉宾一致认为在中国用户的需求推动下,中国在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技术上一定会更光明的未来,而且大家认为未来通用大模型在汽车落地也会采取端+云 的方式,杨云特别指出汽车不同于数据中心等其他算力市场,汽车是个相对封闭的市场,这对于本土业者来说机遇多于挑战,通过深入挖掘用户需求,本土业者在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技术上一定可以大有作为!

猜你喜欢
中电网移动|移动中电网|频道导航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