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电网移动|移动中电网
 
中电网移动|移动中电网|高清图滚动区

安徽金寨:逐“光”而行 打造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集群

6月3日,记者走进六安市金寨县白塔畈镇楼冲村,一排排“小白房”坐落青山绿水间,正默默吐纳着磅礴的电能。作为安徽省电网侧储能电站,申鑫储能电站已被列入《安徽省新型储能发展规划(2022-2025年)》清单,并列入《安徽省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重点项目。

向“阳”而生,逐“光”而行。近年来,金寨县抢抓光伏产业发展机遇,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举全县之力,聚全民之智,抢占产业制高点,推动光储一体化发展,聚焦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合一”,持续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奋力打造全省乃至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集群。

抢占先机,探索推进商业光伏电站

早在2016年1月,金寨县便获批创建全国首个“国家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示范县”。以此为契机,金寨县利用当地太阳能资源丰富、日照时间稳定等优势,在顺利进行户用光伏扶贫电站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探索推进商业光伏电站建设。在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安徽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的共同投资建设下,金寨储能示范项目应运而生。

项目夜景航拍。(采访单位供图)

“项目投资规模约4.65亿元,占地面积约42亩。”金寨智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蒋周介绍,“项目是为了满足安徽省电网新能源消纳的迫切需求,对于县域而言,在当地建设储能电站也是为了解决新能源电力上网的消纳任务。”

对此,国网金寨县供电公司调度控制分中心主任刘兴贵表示,金寨申鑫储能电站的建设、投运,起到了负荷低谷消纳、负荷高峰支撑的作用。电站接入220千伏桥店变110千伏|母线,电站在负荷低谷时,充电消纳光伏负荷,负荷高峰时,发电支撑,缓解电力缺口,提高了电网调峰调频能力。同时也缓解了主变重载问题,提高了金寨县域能源就地消纳率和能源自给自足率,支撑了金寨县现代智慧配电网建设。

截至2023年底,金寨已建成信义、鑫瑞、新皇明等19个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总装机144.39万千瓦;引进光伏制造及其配套企业11家,产能28.9吉瓦,储能及应用企业4家,总产值近100亿元,解决就业6000多人,实现税收3亿元,走出了一条“光伏场景应用-单个企业落地-产业链建立-集群式发展”的新能源产业发展之路。

调峰补缺,助力统协安徽电力供应

金寨申鑫储能电站工作人员在调试储能设备。(采访单位供图)

从电站发电到百姓用电,需要经过发电、变电、输电、配电和用电等环节,它们共同组成了电力系统。电能无法以电的形式存储,因此电力系统的发电往往需要根据用电量的多少即时调整,但是,用电端在不同时间的用电量往往大不相同,电网作为电能输运的通道难以应对如此多端的变动。

“因为新能源存在不稳定、不连续的特性,所以储能是解决新能源稳定、连续并网问题的关键技术。因此,储能项目的建设满足了安徽省电网新能源消纳的迫切需求。”蒋周说。

金寨储能项目于2021年11月26日正式开工,2022年12月开始全容量并网,按需参与调峰等电力辅助服务。2023年11月起,储能项目参与安徽省现货交易试运行工作。

作为由安徽省电网调控中心统一调度的独立电网侧储能电站,金寨县储能项目建成风光储多能互补区域调控系统,将风电、光伏、储能与大电网深度融合,实现网源荷协同调控,提高系统调峰能力。储能电站的运作缓解了安徽电网的电力缺口、电力调峰缺口的问题,也推进了网源荷统一协调发展的深度融合,提高了整个电网的运行灵活性。

落地生根,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光伏新能源在金寨的落地开花,让老区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金寨申鑫储能电站。(采访单位供图)

“为了促进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的发展,安徽省出台了相应政策,专门成立了省光储办,为储能项目的开展提供了政策支持与营收支撑。今后,在新型储能的商业模式探索上,我们将进一步深入探讨,积极参与调频、容量补偿等环节的运行工作,逐步形成新型储能的成熟商业模式。” 蒋周表示。

正如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安徽省光储办执行副主任姚凯所言,随着产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产业链加快延伸和产业层级向前推深,以金寨县储能项目为代表的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将迸发出越来越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据了解,截至2023年底,安徽省建成并网新型储能电站装机178万千瓦/298万千瓦时,居国网区域第6位。

近年来,安徽省紧抓绿色新业态培育,提升光储产业能级,组建运行省光储办,制定出台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集群建设指导意见,联合印发《支持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落实“免申即享”项目36个,总资金3248.6万元。组织全省光储产业融企对接会,上线全省光储产业供需对接平台,助企“牵线搭桥”促发展。

 

猜你喜欢
中电网移动|移动中电网|频道导航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