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电网移动|移动中电网|高清图滚动区

汽车抛负载Load Dump

让我们聊聊Load Dump

在汽车电子中,load dump指的是低压电池在充电时与车辆的发电机突然断开连接。由于电池的突然断开,其余被接在发电机总线上的负载会承受非常大的浪涌电压。这个浪涌电压的峰值可能高达120V并且持续时间长达400ms才会衰减,这会对车载的低压用电设备造成成吨的伤害。所以通常12V的系统需要钳位到40V;24V的系统需要钳位到60V,以保证其安全和可靠。

下面两个图示大概说明了一下load dump产生的原因。

01.png

02.png

为什么电池突然断开会产生load dump?原理是什么?

发电机有非常大的电感量,电池又是很大的负载。所以当电池突然断开时,对于发电机来说相当于电感上的电流发生了突变。根据楞次定律,此时电感会产生一个反向的感应电动势E来阻止电流突变,这就是你看到的load dump波形。

OK,知道什么是load dump,让我们再来看一下相关的标准。

1. 初始标准是ISO7637-2。在2010年时,用ISO16750-2替代了ISO7637-2,所以目前的load dump以ISO16750-2为标准。
2. 标准里定义了几种脉冲电压的波形,pulse 1,2a,2b,3a,3b,5a,5b,其中5a才是我们所说的load dump波形。

下面给出两种标准的波形和参数,可以对比一下两者之间的区别:

03.JPG
主要区别是以下三点:

• ISO16750-2的测试次数是10次(间隔时间1分钟);ISO7637-2的测试次数是1次;
• ISO16750-2的峰值电压Us要高于ISO-7637-2;
• ISO16750-2的US*电压又明确定义;ISO7637-2的US*电压允许用户自定(这点和5b有关,这里先不做讨论)。

基于以上三点,我们可以看出新的ISO16750-2要比之前的ISO7637-2更为严格。

OK,了解了测试标准后,那我们就需要选择一颗合适的TVS来做保护了,跟着我来一步步计算下吧!

首先,选这颗TVS有两个目标是一定需要满足的:

1. TVS钳位电压需要小于后级元器件的最大耐压,在12V系统中后级元器件的最大耐压一般为40V,考虑一些余量,TVS钳位电压为35V比较合适。(24V系统的TVS钳位电压为65V比较合适);
2. TVS需要能吸收load dump的能量并且不被损坏。

这里我们计算12V系统worst case时候的load dump来作为例子,参考ISO16750-2的标准。

04.JPG

列出以下的已知条件:

Vp(max)=101V;
Ri(min)=0.5ohm;
td(max)=400ms;
Vclamp=35V

1. 计算TVS承受的瞬时峰值功率Ppp

Ipeak=(Vp-Vclamp)/Ri=(101-35)/0.5=132A
Ppp=Ipeak x Vclamp=132x35=4.62kW

2. 计算峰值功率Ppp的持续时间T_conduct

解释一下下面的图,上图是load dump的波形,下图是TVS吸收的电流。在load dump的电压>Vclamp时,会有电流流过TVS,意味着TVS吸收了load dump的能量,所以要计算的就是这部分的时间T_conduct。(为了简化计算,波形都近似成三角形)

slop of load dump=Vp/td=101/400=0.2525
T_conduct=(Vp-Vclamp)/slop=(101-35)/0.2525=261ms

05.JPG

3. 最终结果

Ppp = 4.62kW @ T_conduct=261ms
Ppp = 4.62kW @ (½)T_conduct = 130.5ms(为了和TVS的规格书做比较,需要换算成1/2 T_conduct)

OK,计算结果有了,让我们来找一份TVS的规格书看一下。

下图是Littlefuse SLD8S系列的规格书,该系列是专门针对load dump应用而开发的TVS产品。

从下面这个图中,我们可以得到该TVS的:

Ppp=2.2kW@td=130ms

06.JPG

显然,单颗TVS是无法满足要求的。考虑一些设计余量以及高温derating的影响,这里我们需要选择三颗TVS并联的方案。

Ppp(3pcs in parallel)=3x2.2=6.6kW>Ppp(load dump)=4.62kW

TVS电压的选择,因为需要考虑jump start的要求,所以必须选择24V以上的,一般30V或者33V的TVS是比较常见的选择。

07.JPG

综上所述三颗SLD8S30A或者SLD8S33A并联是对策上述load dump测试较合适的选择。

细心的同学可能已经发现了,上述两颗TVS的Vclamp均大于40V(48.4V,53.3V),但之前计算的时候不是说过Vclamp<35V才能有效地保护后级40V耐压的器件吗?这样选型是否会无法保护后级的器件?

这样的担心不无道理,不过TVS的Vclamp和Ipp是成正比的,也就是说Ipp如果能减小的话Vclamp也是会减小的;三颗并联的方案给Ppp留出了较大的余量,于此同时流过每颗TVS的Ipp也会相应的小于规格书中的值,所以实际的Vclamp应该会小于规格书中的标称值。大概的计算如下:

Ipeak = 132A,So each TVS/SLD8S30A = 132/3 = 44A
Rd of SLD8S30A=(Vclamp-Vbr)/Ipp=(48.4-35.05)/144=0.093ohm
Vclamp_actual=Ipp_actualxRd+Vbr=44x0.093+35.05=39.142V

可以看到在三颗TVS并联的方案下,Vclamp=39V<40V可以满足需求。当然你也可以选择更低电压的TVS来进一步降低Vclamp,比如SLD8S28A等等。当然,这些都是论计算,需要通过实际的测试来做验证。

最后,聊一个小问题,新能源汽车还需要考虑load dump吗?请大家聊聊你的看法吧!

猜你喜欢
中电网移动|移动中电网|频道导航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