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电网移动|移动中电网|高清图滚动区

传闻止步 华为不造车

无论是“绯闻”还是“蹭热度”,只要与华为造车扯上关系,资本市场均用一波阳线回应,屡试不爽。尽管华为多次澄清“我没有,别瞎说”,但似乎业内认为这是早晚的事。但最终,华为一纸声明,下场造车话题就此打住。5月24日,华为再度发布声明重申:“华为不造车,今后凡相关话题均是谣言,勿轻信。”

  

业内人士认为,华为、百度、小米等科技巨头均看好智能汽车制造行业前景,其中不少企业已入局,不同企业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参与路径,尽管华为不造车,但其作为参与者的故事还在继续。

  

造车传闻止步

  

华为发布的声明显示:“有关华为造车的不实传言,公司发言人已多次予以澄清,我们再次重申:华为不造车。”华为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一长期战略在2018年就已明确,没有任何改变。

  

事实上,自华为涉足汽车行业以来,便多次被传言要“造车”,华为方面也多次公开辟谣并表示只做零部件供应商。早在2014年,华为“2012实验室”内便设立车联网实验室;2016年10月,华为与麦格纳斯太尔的接触,立刻引发汽车行业关注,华为造车的传闻不胫而走,随后华为方面公开表示“不制造整车”;2017年2月,有消息称,华为与清华大学联合秘密研发自动驾驶汽车,测试地点为上海金桥的曼卡科技园。

  

面对不断出现的造车传闻,2018年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回应称:“经过几年探索,华为终于清晰了自己的战略定位:聚焦于占据优势的ICT(通信与计算技术)技术,成为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增量部件供应商,为车企提供部件和解决方案。”2019年,华为正式成立汽车业务BU,定位汽车增量零部件供应商;去年11月,华为出售荣耀低端手机业务,同月华为汽车BU并入消费者业务BG;今年5月18日,华为宣布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兼任汽车业务BU的CEO。尽管逐渐加码汽车行业,但对于下场造车,华为一直持否认态度。

  

然而,近1个月,随着华为入股北汽ARCFOX传闻以及长安合作高端品牌落地等,华为是否造车再成热点,华为方面则在声明中称,至今为止华为并未投资任何车企,未来也不会投资任何车企,更不会控股、参股,均为谣言,勿轻信。

  

值得一提的是,华为造车迎来终结后,华为造车三大概念股——北汽蓝谷、长安汽车、小康股份5月24日均低位开盘,并在午后跌幅扩大,最终北汽蓝谷、长安汽车跌停,小康股份下跌6.02%。

  

故事仍在继续

  

尽管华为下场造车的故事已经终结,但其作为汽车行业参与者的故事还在继续。华为方面认为,产业界需要的不是华为品牌汽车,而是需要华为30多年积累的ICT技术帮助车企造好面向未来的车,即为车企提供基于华为ICT技术的智能网联汽车部件。

  

公开信息显示,华为正以多种方式与车企展开合作,深度合作方式有“HI”和“华为智选”两种,其中HI意为“Huawei Inside”。据了解,只有使用华为全套汽车解决方案,尤其是使用其自动驾驶系统的车型才会出现“HI”标识。事实上,零部件供应商标识出现在整车上的情况较为罕见。

  

此前,华为曾宣布,采用此种合作模式的车企有3家,分别为北汽蓝谷、长安汽车和广汽集团。其中,今年上海车展,北汽蓝谷旗下品牌——极狐发布与华为合作的阿尔法S HI版本车型,该车型搭载华为自动驾驶系统,计划今年底交付,售价分别为38.99万元和42.99万元。

  

而“华为智选”的合作企业为小康股份。今年4月,小康股份高端电动子品牌赛力斯SF5进入华为旗舰店销售,该款车型采用华为部分零部件,车辆尾部标有“华为智选”标识。据悉,该车型开售2天预订超过3000辆,小康股份股价也随之飙涨。随后,小康股份发布风险提示公告称,新车型订单数量并不等于实际交付数量。此前,赛力斯销量低迷,今年一季度仅为203辆。华为相关负责人表示,华为是赛力斯SF5的电动部件和HiCar座舱部件的供应商。同时,为解决华为授权手机零售店在华为手机大幅减少情况下的生存问题,华为支持在部分零售店来销售此车型,零售店能够获得相应收益。

  

汽车行业专家颜景辉表示,近期科技企业造车概念越炒越热,而与华为合作的车企也都尝到甜头,用华为做背书不仅制造了话题也促进了成交量。而华为作为供应商和合作方也能从中获取利益,对于双方是互利的。

  

此外,华为同样瞄准高级别自动驾驶,其技术路线是以高级别自动驾驶硬件配置先行上车,通过收集海量真实驾驶数据不断迭代。有报道称,广汽埃安和华为合作便是瞄准量产的高级别自动驾驶车型。

  

不同路径选择

  

华为不造车,以小米为首的跨界造车“新新势力”则涌入汽车行业。

  

今年3月底,小米集团发布公告称,拟成立一家全资子公司,负责智能电动汽车业务,首期投资为100亿元,预计未来十年投资额达100亿美元,小米集团董事长兼CEO雷军将兼任智能电动汽车业务首席执行官。

  

随后,今年4月底,有消息称,OPPO正筹备造车,相关项目的推动者正是公司创始人兼CEO陈明永,目前陈明永已经在产业链资源和人才方面摸底、调研。此前,陈明永还与宁德时代中国乘用车事业部总裁朱威畅聊数小时,还带队拜访了中汽研等机构。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目前科技企业进军造车圈有三种模式,第一种为拉来传统整车制造企业成立合资公司,代表企业为百度;第二种为亲自参与造车,全部独立完成,代表企业为小米;第三种则是以智能汽车技术供应商的身份入局造车,代表企业为华为。

  

“不同科技公司切入智能汽车赛道有不同思路。”颜景辉表示,在软件定义汽车的概念成为发展方面后,汽车赛道成为多家科技企业的目标,但华为、百度、小米和滴滴在汽车领域布局上的定位并不相同。“在成熟汽车行业中,这些‘新新势力’选择怎样的发展路径,成为摆在他们面前的选择题。”

猜你喜欢
中电网移动|移动中电网|频道导航区